深度用云,加速行业智能升级

发布时间 2023-12-04 14:16:44

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AI技术正在逐步落地。特别是今年以来,随着生成式AI和大模型的异军突起,AI在千行万业中的重要性愈发突出,众多应用场景正在被智能化改变。

“过去十年,云计算在中国风起云涌,AI技术加快从理论走进现实,数字化成为每一家企业的转型共识。”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时,华为混合云总裁尚海峰谈到,随着数字化加速进入“下半场”,行业智能化成为未来确定性的趋势。

大型政企是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主力军,也是云化的先行者。顺应智能化潮流,越来越多的大型政企也开始积极探索云上更多创新。

“从信息化时代到数字化时代,再到智能化时代,华为分别率先提出‘All IP’‘All Cloud’‘All Intelligence’的发展理念,助力产业升级。”尚海峰表示,如今,以云为底座的创新生态、以大模型为代表的创新技术,正在加快重塑千行万业,为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提供全新动能。

华为混合云总裁尚海峰

一个全新的智能世界正加速到来

《瞭望》: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对于政府机构和大型央国企来说,深度用云已是大势所趋。请问未来政企深度用云,会有哪些趋势的变化?

尚海峰:过去二十年,以虚拟化、容器为代表的一批技术陆续涌现,点亮了云产业的星星之火,并发展成燎原之势。先行者前赴后继,扎根在云——这个数字化的黑土地上。今天,我们正迎来一个百花齐放的新时代,政企持续推进深度用云,通过日新月异的技术创新,以及层出不穷的业务创新和模式创新,加速整个行业的智能化进程,带来新的想象空间。我们已经看到,在很多行业,一些变化正在发生。

比如在政务领域,政务大数据平台的普及,解决了传统办事大厅办事跑多次、等待时间长的问题,很多事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能办,让政务服务无处不在。如今,政务大模型已经能够精通上千个政务服务事项,基于精准语义理解能力,准确识别群众意图并给予解答,实现边聊边办,民众用更少的交互和更短的时间就能完成业务办理,让政务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

比如在金融领域,金融系统规模和复杂度都与日俱增,但由于专业知识复杂且分散在不同系统,客服人员需要来回切换、反复查询,问题解决耗时长,影响客户满意度。现在,基于大模型的智能客服系统,通过对各种流程、政策和案例文档进行预训练,能够根据客户的问题,自动生成流程和操作指导,将原来平均5次的查询操作降为1次,办结时间缩短5分钟,来电处理时长缩短了15%。

比如在制造领域,一个典型的数字工厂具有5万多设备、1万多数据采集点,在实现海量设备数据化的同时,还要让数据真正赋能生产,融合了AI技术的智慧工厂,基于工业物联平台和大数据技术,打通IT与OT系统形成全量的数据资产,结合AI实现智能化分析,让工厂的生产决策、优化和执行更智能。

事实上,我们已经能明显感觉到,AI正在重塑千行万业,给全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一个全新的智能世界正加速到来。 

混合云是政企首选

《瞭望》:为什么说基于混合云构建技术底座,是大型政企实现智能升级的最优选?

尚海峰:过去,政府、金融和大型央国企这类大型政企客户由于行业监管等政策性约束,将数据资产的安全性列在首要位置,更倾向于采用在本地建设云数据中心的模式。在全行业迈向智能化的大趋势之下,大型政企开始积极探索云上更多创新,希望能够将AI、云原生、大数据等创新技术融入到生产、消费、服务等端到端环节,加速核心业务全面云化创新,大型政企迈入深度用云趋势势不可挡。

而既能部署在客户本地数据中心,满足客户数据不出企的需求,同时依托云厂商强大的创新实力,能够实现持续演进的混合云无疑是最适合政企的云产品。

《瞭望》:华为云为何要推出业界首个大模型混合云?其具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尚海峰:在大模型的应用上,政企对于基于混合云来部署大模型的诉求已成为一个普遍需求。

源于长期的行业积累,大型企业拥有丰富的私有数据资源,这些数据对企业的运营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也要求大模型的提供者提供联邦学习、机密计算等多层次措施,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合规。除了这些技术上的措施,很多大型企业更倾向于将数据留在本地,确保“数据不出域”。

此外,每个行业、每个企业的业务特点都不尽相同,因此差异化的大模型能力供给至关重要。我们知道,大模型的训练需要海量的高质量数据,在公共和开放数据集的基础上,还必须要企业的私有数据参与训练过程,通过增量训练和微调,让大模型更懂行业、懂企业。

企业需要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基础上,让私有数据参与大模型的训练。因此,基于混合云平台构建大模型,可以很好地平衡“安全”与“懂行”之间的矛盾。

华为云Stack 8.3在业界率先实现大模型能力基于混合云部署,提供算力平台、云服务、开发套件和专业服务等业界最完整的AI生产链,帮助政企客户在本地建立专属大模型能力。华为云Stack基于混合云重点对盘古大模型做了四大优化:

首先,基于原生混合云能力,用户可以将大模型从本地延伸到边缘和公有云,多云协同架构让行业大模型在公有云上训练,在混合云上结合企业本地数据微调,然后推送到边缘云进行推理,实现全场景跨云部署。

其次,通过软硬协同实现算子融合与混合精度的优化,模型训练性能提升45%,充分挖掘算力潜能。

第三,华为云Stack提供3类工具套件,让企业能够高效地完成数据清洗、模型开发和应用开发,降低开发门槛。

最后,大模型训练任务通常需要连续执行数天,华为云Stack通过无感断点续训的能力,让AI训练可以长稳运行30天以上。

共同携手释放价值

《瞭望》:深度用云目前还面临哪些挑战?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华为云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华为此前发起了深度用云行动倡议,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尚海峰:深度用云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已经收获了卓越成果。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政企深度用云目前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比如意识转变偏慢、路径不清晰、技术储备不足、生态协同欠缺、标准体系不健全等。

为了实现那些美好生活场景,需要整个产业携手,释放云和AI的价值,共绘美好未来。因此,华为云提出深度用云行动倡议,通过全面采纳云原生技术、全面开展云上业务创新、全面借鉴新模式和好经验、推动产业实践与标准创新以及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速智能升级,跃升数字生产力。

华为云联合10+客户、伙伴和行业组织,共同发布深度用云行动计划,计划未来三年投入1亿元人民币,投入能力型伙伴建设、云原生应用开发、行业专家培养、行业标杆打造等领域。

尽管经过多年发展,云计算已然走到了数字化产业的舞台中央,但我相信,属于云计算最好的时代,还远没有到来。展望未来,AI将无处不在,智能化会把云产业推向更高光的时刻,点亮行业数字化的无限可能。华为愿与产业各界力量一起,笃行致远,共赴云深处,共创新高度。

【责任编辑:李想】
END

【声明】本文来源于瞭望。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0418365,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