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物流发展新方向

发布时间 2024-03-12 13:17:50

以下文章来源于物流产品网 ,作者快言慢说

区域物流,以城市物流为核心,而城市物流的发展对于一个城市的产业将产生重要影响,那么,城市物流怎样发展呢?环保、智慧、集约是其基础,向空域与地下拓展是其方向,同时,还需要根据城市所在的区位,城市的特点进行定位,发挥物流园区的重要作用,形成区域物流网络的重要枢纽。

一、区域枢纽

物流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城市是区域里经济发展最强劲、产业集群最集中,消费者购买力最强、电商市场最活跃的经济带之一,这也意味着对高质量的物流服务有着强烈需求,城市群、都市圈和中心城市等重要经济增长极的引领作用将会更加强化。

要根据区域里城市的区位优势、海空陆资源优势,有选择地创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空港型的国家物流枢纽、陆港型国物流枢纽,通过不同措施着力区域连通性的升级以及物流供应链的改善,共建区域快捷融合的多层次轨道网,完善与周边城市深度互联的干线公路网。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区域内各城市经济不断融合和深度发展的过程,区域在城市大交通、大枢纽、大产业三个层面上,通过要素聚集、模式创新和业态升级来实现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四链融合创新的聚集发展和变革;一系列新的物流通道、模式和技术的推出,不仅提升了区域内的物流效率,也串起产业“连廊”。

其实,区域城市的联通分为“硬联通”与“软联通”,前者是以交通、物流为根本的等基础设施,而后者则是以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为重点的“软联通”,二者都在持续拓宽和深化,相互促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物流产业的战略价值将逐步显现,实现智慧物流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目标,促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物流发展水平呈现高度一致性,城市物流在区域崛起战略中发挥着核心、引领作用。

优化战略新兴物流产业的资源导入渠道,促进一体化区域物流产业的升级与转型,助力区域新兴战略性物流产业的颠覆式创新及跨越式发展,引导区域物流经济向新的广度与深度发展。

二、赋能智造

随着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人们逐渐认识到,物流不仅仅是一个普通产业,而是城市发展中的核心基础设施,是城市产业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是产城融合的重要抓手。

城市物流枢纽具有与产业链中下游关联性强、传导作用大的特点,是区域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具有辐射效应。过去,沿海城市以通畅的物流枢纽优势,成为诸多企业的“首选”;今天,中欧班列的开通与发展,使中西部城市成为企业的热选之地。

我国是当之无愧的东方制造大国,有为数不少的世界级的制造业城市群和经济中心,其物流与制造产业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制造产业培育物流、物流反哺制造产业”。

聚焦城市战略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使智能制造迈向更高的一步。

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制造企业的运营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制造企业由传统生产模式向数智化方向升级是时代的必然选择,从“制造”走向“智造”,已经成为制造企业“必修课”,为助力企业进行智能制造升级转型,智慧物流技术的落地与应用十分重要。

城市的制造升级,应树立物流先行理念,制造产业特点要求供应链响应速度更快,需要高效流通链路,更强的灵活性,进而建立更显著的竞争优势。物流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战略优势,在制造业的支撑下,依托良好的物流基础,将走出一条物流业与制造业共生共荣的高水平发展之路。

城市物流产业链上下游的融合发展,将重塑制造产业价值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物流系统亟待同步升级,在智慧物流的赋能下,使城市制造走向智造。

产业链集聚是城市制造业的优势,制造业组织结构变革,需要供应链高效协同,而供应链是以物流为纽带,智慧物流高效融入供应链,呈现出了产业链、供应链全面融合的新趋势。

智慧物流是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关键,智慧物流是智能制造的最佳场景,实现物料在生产工序间的有序流转,实现定制化、柔性生产为代表特点的智能制造系统的高效运行。

中心城市要依托高新技术产业格局,引进高端制造业,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制造、物流产业协同,打造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制造业历经传统制造、精密制造、智能制造三个阶段,依托良好的物流基础,将走出一条物流业与制造业共生的高水平发展之路。

智慧物流与智能制造的重构与融合,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目标,支撑制造业智慧变革,智能制造与智慧物流正在呈现“加速度”的融合态势。

城市物流实力在数智工厂、智慧物流两大主题中得到验证,强化物流数字化科技赋能,全力建设打造现代化数智工厂:具体地说,打通制造与仓储间的信息化孤岛,通过自动化设备的智能搬运,让物资在产线间高效流转,提高生产工作效率。

回顾过往,城市物流走过了一个循环的路径,从早期的从工厂剥离走向社会化,到今天的再融合到制造业中,通过规模化、精益化,成为智能制造与智慧物流的整合者。

我国最初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都是围绕以产业(工业)为核心来规划的,随后的城市物流规划突出的是城市商业生活,围绕商业运作,但我国主要城市都是以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为基础的。

不错,大城市,特大城市近十年的发展趋势是重工业和制造业的外迁,但新兴产业,高科技企业,比如以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商业航天和智能芯片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况且,供应链全方位地改变了城市物流,这要求城市加快建设更具适应性的新型物流基建设施,以智慧物流为代表的新型物流,促进区域制造产业集群更好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城市物流成为推动智造业增长的关键领域,作为物流业的核心基础设施,物流产业园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物流园区作为物流业集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提升物流效率,推动物流业转型升级,促进物流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形成真正的制造产业聚集。

物流园区是物流赋能智能制造的载体,在国家战略政策及各地政府规划的引导下,以生物医药、智能制造、高端冷链等制造业与物流相结合的综合性产业园越来越多,同时要求园区采用绿色电力、绿色认证等符合ESG要求的举措。

城市智慧物流赋能城市智造,必须重视物流层次和尺度,创新是城市物流体系变化的核心动力,从需求变化到业态变化,从技术变化到模式转型,要求我们在建构城市物流体系中保持对前瞻技术的应用。

城市物流发展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城市物流的发展模式,正在由政府主导、园区模式”再到“市场主导、灵活配置”转变,从企业、政府两个维度来主导城市物流,更好地符合当前城市物流社会的发展态势。

城市发展枢纽经济、具有强大的基础支撑。城市实施物流拉动打造枢纽经济优势,促进交通、物流、产业、城市融合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城市要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以推动交通物流区位优势加快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立足交通和物流枢纽优势,挖掘制造产业和市场潜力。

城市要支持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提升物流服务“区中园”功能,加快建设重大产业物流配套项目。开展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试点示范,支持物流企业为制造企业量身定制供应链管理库存、线边物流、逆向物流等解决方案,探索联合采购、共享仓储等创新模式。

围绕城市机场、铁路、港口等重大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在四至边界范围内开展枢纽经济先行试点,重点在产业布局、体制机制、项目建设、绩效评估等方面开展探索,打造一批集聚辐射能力强、产业规模效益优、发展生态环境好的枢纽经济先行区。

城市产业转型与地缘优势等多重因素交织,为物流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同时,在城市物流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也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提供了有力支持。

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传统产业跃升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措施,大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是传统产业释放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工业企业设备换芯、机器换人、生产换线、工厂换代,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业态。产业数智化转型成效,传统支柱产业焕新蓄能,城市物流对于产业这一变革起驱动和集聚作用。

城市物流产业的发展进入到由数量型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三、双向拓展

城市发展,对物流运输服务有更高的要求,单纯只是在物理上考虑把货物从A点运送到B点是远远不够,需要物流行业有创新的解决方案和运营模式,推动服务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服务链条完整化,总的来说,就是物流将从“量变”到“质变”。

城市物流以“绿色、智能、洲际”为主的物流供应链创新已经是主流方向,这是当然的要求,具体的说就是,抢占物流技术先机,打造绿色智能物流中心,城市物流要自觉向环保、智慧、集约方向变革。

现代城市物流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其内涵是智慧化,城市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包括核心技术和应用场景,同时,城市物流向两个方向拓展,一个是空域,一个是地下。

低空经济成为2024年需要认真谋划的新兴经济形态,其中低空物流的试点与推广已如雨后春笋般在多个城市落地。例如,广州打造覆盖全域的、基于无人系统的“枢纽+网格+终端”三级物流配送网络;低空物流有望成为深圳物流体系中的一大亮点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为推动低空物流项目落地和推进低空经济创新发展,各城市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

至于说地下物流,最方便的是利用现有的轨道交通,即地铁。2018年,我国提出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进行的地下货运系统,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广泛应用的系统,

新年伊始,浙江金华顺丰速运联合金华市轨道交通集团开展的同城快递运输试行,在不进行设备设施改造的基础上,在非高峰运营时间段,以专人押运的方式运送快递。

去年末,上海顺丰快递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也联合启动了地铁物流创新试点项目;更早一点,北京地铁试点非高峰时段“运快递”;顺丰和无锡地铁也开始采用这种模式进行物流运输。据顺丰测算,地铁送件的运输效率提高两成以上。

这种模式最大的优势是减少建设投资,对现有大中城市来说,地上地下结合的模式是一种安全性较高、运输成本较低的典型方式,有着被广泛认可的现实场景。

地下物流的精髓,当然不仅是利用现成的地铁设施,城市地下物流系统( Underground Logistics System,ULS)作为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城市物流系统,具有速度快、成本低、全自动化、准确性高等优势。

地下物流系统因其前瞻性和创新性吸引了全世界物流人的目光,它将是一场颠覆性的物流改革,也是一个世界课题。进入本世纪,国外就开始了对地下物流系统的研究,日本、荷兰、德国、英国一度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早在2000年,我国就有专家发表了国内第一部关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专著,倡导建设地下物流体系;政府也非常重视,在深圳大学建立了未来地下城市研究院,专门研究如何利用地下空间,尤其是地下物流。

地下物流系统,其实就是在地下建造一套物流运输网,与地面上的前端仓储和终端配送环节打通,将物流运输系统由地面转到地下。

从广义上说,城市地下物流系统,包括地铁,而地铁正在城市人流交通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有相当成熟的技术和落地方案。从狭义上说,城市地下物流系统,运用自动导向车(AGV)和两用卡车(DMT)等承载工具,通过大直径地下管道、隧道等运输通道,对固体货物实行输送的一种全新概念的运输和供应系统。

地下物流的建设,在专家的脑海里,实现方式有下列二种:一是直接在地下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将包括站内仓储、分拣、装卸等区域在内的物流系统在地下重新构建,这对新城市,特别是平地而起的城市很适用,如雄安新区;二是把地上的货运网络和地下的货运网络结合起来,从成本上来说,具有可行性,对现有城市以这种方式最经济。

以京东物流为代表的国内物流企业已经开始研发自有品牌技术,从某种意义上说拥有构建地下运输系统的能力。京东物流曾受雄安新区管委会委托,率先对具体区域展开实际的地下物流研究工作。

结语:在全球供应链一体化和数字化加速的背景下,城市物流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对城市物流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机会,需要转变思维、创新模式,优化城市空间组织,促进城市物流可持续发展,助力新时期城市高质量发展。

END

【声明】本文来源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0418365,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